这种非血管内皮依赖的管腔结构称为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与肿瘤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生物学行为相关。而且,研究成果表明,中医药对VM的形成和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了依据。本文将基于血管生成拟态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对中医药干预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寻找更多提供依据及思路。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与前臂皮瓣在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完成的66例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6例应用前臂皮瓣修复(A组),40例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B组),比较其两组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率、成活率、受区功能美CX-6258订单观效果以及供区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 A组26例前臂皮瓣全部成活,1例出现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去除血管吻合处血栓后,皮瓣恢复正常。B组40例股前外侧皮瓣成活39例。2例术后第5 d出现颌下漏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2例皮瓣出现血管危象,1例改为吻合2根静脉后皮瓣顺利成活;另1例皮瓣坏死,改为前臂皮瓣修复。两组病例在血管危象发生率、皮瓣PHA-848125临床试验成活率及缺损区修复的功能美观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前臂皮瓣组供区色素沉着、功能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股前外侧皮瓣组(P <0.05)。结论 在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前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均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前臂皮瓣修复部分舌、半舌缺损的患者在语音、吞咽功能方面获得了更高的患者满意度,但股前外侧皮瓣相比之下具有供区并发症较少、设计方式灵活等优点,是舌癌术后修复重建的一种较理想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