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60例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及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

方法 60例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及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PCI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微灌注、心功能指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TIMI血流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降低,且Crenolanib分子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TIMI3级血流比例、术后ST段回落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微灌注,且通常疗效优于常规PCI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检测对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CYP2C19基因检测的住院冠心病患者19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剔除1例超快代谢表型后的190例中,64.74%的患者为功能缺失的等位基因携带者。正常代谢型患者腺苷二磷酸通Saracatinib浓度道抑制率高于慢代谢型[(35.95±27.07)%vs.(21.00±20.19)%](P<0.05)。根据基因检测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54例做了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的调整。随访12个月,调整用药组和未调整用药组(136例)患者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组冠心病人群中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比例较高。CYP2C19基因型检测指导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制定的价值有限,不建议作为筛查氯吡格雷疗效的常规检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