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胸部精确放疗的网状 Meta分析

目的评价精确胸部放射治疗(TRT)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 搜集LS-SCLC TRT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09月01日。由2名研Tanespimycin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 采用Stata 17和R 4.1.1软件进行PDGFR抑制剂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 共计1730例患者, 涉及6种放疗方案, 分别为:超分割放疗(HFRT):45 Gy分30次(HFRT45)和60 Gy分40次(HFRT60);常规分割放疗(CFRT):70 Gy分35次(CFRT70)、66 Gy分33次(CFRT66);中度大分割放疗(MHFRT):65 Gy分26次(MHFRT65)和42 Gy分15次(MHFRT42)。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 在改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方面, 6种放疗方案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概率排序结果分别为MHFRT65HFRT60CFRT66CFRT70MHFRT42HFRT45、HFRT60MHFRT65CFRT66CFRT70HFRT45MHFRT42。HFRT60方案在降低3级及以上肺炎MK-1775发生率方面优于其他方案, 而各方案导致3级及以上放射性食管炎方面并无差异, 概率排序结果分别为HFRT60MHFRT42CFRT66CFRT70HFRT45MHFRT65、HFRT60CFRT70CFRT66HFRT45MHFRT42MHFRT65。结论 HFRT60方案治疗LS-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可能更优。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 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充气式保温毯下肢大血管复温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充气式保温毯下Selleck肢大血管复温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参照组开展常规术中保暖干预,研究组采取充气式检查细节保温毯下肢大血管复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参照组(P<0.05);麻醉诱导后60、9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的鼻咽温度高于参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的PLT均减少,FIB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的PLT多于参照组,FIB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的APTT、PT、TT均延长,但研究组短于参照组(P<0.Compound Library datasheet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参照组,低体温及寒颤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充气式保温毯下肢大血管复温应用于胃癌患者手术中可稳定其术中体征,促进术后苏醒,减少低体温、寒颤的发生。

基于PSM在肺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 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比研究肺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肺部分切除术成人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患者为观察组,未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PSM以1:3匹配观察组及对照组,筛选基线匹配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使用人血白蛋白的临床效果。结果 共收集观察组患者71例,对照组患者1 020例。经PSM匹配后,得到观察组53例,对照组135例FK228研究购买,匹配后两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0IGF-1R抑制剂0 (5.50,10.50)和5.00(4.00,7.00),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5.00(12.50,18.50)和12.00(9.00,14.00),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值均为0.00)。观察组与对照组药品selleck chemical花费分别为3 967.49

沙棘叶多酚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分析

近年来,药食同源植物因其绿色环保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山西省作为沙棘资源大省之一,但其开发利用远远不足。沙棘叶中富含黄酮、多酚、萜类等化合物,具备较好的保健与医药价值。因此,本研究优化了沙棘叶中自由酚、结合酚的提取,并对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进行评价。首先采用80%丙酮、80%乙醇、超纯水、80%甲醇、80%乙酸乙酯5种溶剂提取了沙棘叶自由酚,结果发现沙棘叶甲醇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单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溶剂,且较其4种溶剂的提取物,其对结肠癌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然后采用不同的水解方法从甲醇提取自由态多Silmitasertib临床试验酚后的沉淀获悉更多物中提取沙棘叶结合酚,结果表明碱水解法得到的总酚、黄酮、单宁含量及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酸水解法,且高于自由酚。为得到较纯的活性多酚,进一步分别选用极性、非极性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筛选出最优树脂HPD600。然后用30%、60%、95%的乙醇梯度洗脱多酚,发现60LDN-193189核磁%的乙醇洗脱液具较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本研究的实施为我省野生沙棘资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八基因联合检测的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基于illumina平台的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VE821源物(KRAS)、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还有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v-raf)致癌同源体B1(BRAF)、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ROS肉瘤致癌因子1(ROS1)和转染重排原癌基因(RET)8个驱动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突变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索8个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在illumina MiseqD~X测序仪上对148例NSCLC患者的8个驱动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的8个基因联合检测的总突变频率为78.4%(116/148),其中EGFR,KRAS,ALK,BRAF,ERBB2,MET,ROS1和RET突变率分别为53.4%(79/148),10.1%(15/148),7.4%(11/148),2.0%(3/148),2.0%(3/148),1.4%(2/148),1.4%(2/148)和0.7%(1/148)。并且,EGFR在女性、不吸烟、肺腺癌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P<0.001)、吸烟(P<0.001)、肺鳞癌(P=0.008)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AS在男性、吸烟患者中的突变率显著高于女性、不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8个驱动基因突变中,EGFR和KRAS突变与患者性别以及吸烟史密切相关,并且EGFR在肺腺癌患者中突变率较高。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NSCLC的8个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作为NSCLC理想的基因检测方法,从而精准指导临床治疗。

基于中医寒疫理论的中药防治疫病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分析

疫病的流行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ro-61-8048.html进一步探究考查传统中医药理论下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对于攻克疾病、新药开发等借鉴意义重大。该文首先对中医寒疫理论在现代疫病中的相关性进行了考证,确定并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甲型H1N1流感这三大流行性疫病与寒疫之间的关系,并深层次讨论了在中医寒疫理论指导下防治现代疫病的疗效及相关差异性;然后应用数据挖掘和本草考证的方法,从各数据库及相关古籍中收集治疗寒疫的相关处方,并通过高频次中药及药对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考查了用药规WH-4-023 NMR律,如确定了高置信度处方“甘草-柴胡-芍药”“甘草-半夏-柴胡”等,并结合聚类处方分析其中医辨证治法,得到了新药物Trichostatin A组合为“干姜-附子-人参”“茯苓-白术”“桂枝-细辛”“陈皮-紫苏”“半夏-厚朴-苍术”“芍药-当归-甘草-柴胡-黄芩-生姜”“麻黄-杏仁-石膏”“川芎-羌活-白芷-桔梗-防风”;后续将寒疫用药规律分析中高频药物的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了文本挖掘,发现这些化学成分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调控病毒蛋白及抗病毒信号、抑制蛋白酶活性等方式发挥抗病毒作用。然后应用网络药理学,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考证了其抗SARS冠状病毒(SARS-CoV)、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甲型H1N1病毒的作用机制,确定了作用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S-位点半胱氨酸富集蛋白(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环氧合酶2(PTGS2)等,作用通路涉及MAPK通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通路、COVID-19通路、雷帕霉素(mTOR)通路等。该文通过分析中医寒疫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防治疫病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以期构建中医寒疫理论与现代疫病之间的桥梁,为现代疫病的防治提供可供参考的中医药理论,同时为应用大数据挖掘分析传统中医药理论以防治现代疾病提供一定的思路与见解。

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对武汉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为探究武汉市疫情管控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将“封城”时期(2020.01.24—2020.04.08)的AQI(air quality index)、水溶性无机离子(NO_3~-,NH_4~+,SO_4~(2-),C1~-,K~+,Ca~(2+),Na~+,Mg~(2+))浓度均值与近6年相同时段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以旬期为时间尺度,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着重探讨“封城”期间AQI、水溶性无机离子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A-1210477价格.结果表明,“封城”期间空气质量较往年同时段好,优良率达到98.7%,首要GSK1904529A污染物主要为此网站PM_(2.5)和O_3-8 h.NO_3~-、SO_4~(2-)、NH_4~+为“封城”以及历年相同期间水溶性无机离子的重要组分,“封城”期间NO_3~-、SO_4~(2-)有所下降,NH_4~+达到历年浓度最低值,此3种主要离子分别占水溶性无机离子总浓度的42.83%、26.92%、21.83%;“封城”期间的旬期研究表明,NO_3~-、SO_4~(2-)、NH_4~+离子浓度值随着气温回升逐渐增加,且NO_3~-/SO_4~(2-)的值均>1,表明移动源大于固定源;AQI,NO_3~-、SO_4~(2-)、NH_4~+均与风向、风速、湿度、气压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

claudin-10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claudin-10表达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WebofScience、OvidMEDLINE、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提取claudin-1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预后的数据,应用RevMan 5.3和Stata15.1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512例原发性消一般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还有肿瘤组织中claudin-10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2, 95%CI(2.26, 4.60), p<0.01]。Claudin-10高表达与购买STI571肿瘤大小 [OR=6.21, 95%CI(2.44, 15.83), p<0.01]、分化程度[OR=0.56, 95%CI(0.32, 0.99), p= 0.05]、淋巴结转移[OR=3.41, 95%CI(1.09, 10.65), p=0.03]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OR=1.62, 95%CI(0.91, 2.90), p=0.10]、年龄[OR=1.72, 95%CI(0.97, 3.07), p=0.06]、远处转移[OR=4.51, 95%CI(0.55, 36.70), p=0.16]、患者预后[HR=1.99, 95%CI(0.93, 4.23), p=0.08]无关。结论:claudin-10表达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是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温滋解毒法辨治癌性便秘案

癌性便秘为肿瘤患者极为痛苦且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PD-1/PD-L1 Inhibitor 3核磁质量。周红光教授长期探索于肿瘤临床,深入学习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之“癌毒”病this website机理论,在“消癌解毒法”的基础之上,提出癌性便秘与机体正气亏虚和癌毒顽劣猖獗密切相关;其反复发作的根本是“阴阳两虚、癌毒蕴结”;治疗上强调“通便不解毒、癌毒愈深,解毒不扶正、正气难存”,采用温滋解毒法,阴阳并补、寒热同调、消癌解毒也许,临床常获佳效。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对二线化疗失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对二线化疗失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 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44), 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顺铂治疗, 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顺铂+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ORR分别为5.56%(2/36)、18.18%(8/4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 P=0.174);对照组、观察组DCR分别为58.33%(21/36)、81.82%(36/44), 观察组DCR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selleck化学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3, P=0.02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4.0个月、6.0个月, 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7, P0.001);两组患者中位OS分别为13.0个月、14.8个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 P=0.212)。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21.72±5.42)ng/Lvs. (36.97±7.53)ng/L, t=14.13, P0.001;(16.61±4.14)ng/Lvs. (38.85±8.61)ng/L, t=23.09, P0.001]、CEA[可能(4.91±1.58)ng/mlvs. (6.62±2.84)ng/ml, t=4.64, P0.001;(3.07±1.32)ng/mlvs. (7.0EVP4593分子量8±3.31)ng/ml, t=11.50, P0.001]、CA199[(16.83±5.23)U/mlvs. (20.95±7.94)U/ml;t=3.75, P0.001;(13.37±5.85)U/mlvs. (21.66±8.72)U/ml, t=7.55, P0.00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CEA、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78, P0.001;t=5.68, P0.001;t=2.76, P=0.007)。观察组血压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11/44)vs. 2.78%(1/36), χ2=7.67, P=0.006]。结论培美曲塞+顺铂+安罗替尼方案用于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 可提高DCR、延长患者PFS, 改善血清肿瘤相关标志物水平, 不良反应可控。